【返乡记 (5)】邓冬冬:家乡也有诗和梦想
2022-09-28 13:40:36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梁昕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723

【人物档案】

姓名:邓冬冬

年龄:24岁

家乡:耒阳五里牌街道

职位:湖南美蓓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人

在赴外闯荡和留乡圆梦之间,这一次,邓冬冬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。“决定扎根家乡,除了乡情,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如今的家乡已经变成一片成就青年梦想的沃土。”邓冬冬感叹道:“自从去年回到家乡上班后,周围一起工作的都是满怀抱负、充满干劲的年轻人,每天上班能感觉到蓬勃的朝气。”

现年24岁的邓冬冬是土生土长的耒阳人,2016年从耒阳中职学校毕业后就到广州从事机械电子行业,但他一直心系家乡,也想着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。“那时候的工作很辛苦,一个个机械设备的构造、零部件的加工全靠自己摸索,住的地方离公司也远,每天上班都是紧赶慢赶的。”回忆起那段辛苦的追梦时光,邓冬冬若有所思,“只要有机会,哪个都想呆在家乡,都不想漂泊在外。”因为有过在湖南美蓓达实习的经历,更因为近年来该公司的扩能增产,邓冬冬2021年如愿回到家乡,入职美蓓达公司,成为“返乡青年”中的一员。

“市委书记可以直接与大众平民通话、通信解决问题,市长可以对市民来信秒回,局长为了企业的事情上门服务、跑上跑下……如今家乡的发展势头强劲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、人才生态圈不断完善,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地方!”说起为什么选择回到家乡,邓冬冬给出了他的答案。

“回乡后的工作既‘充满激情’又‘日就月将’。” 由于干的是老本行,政府和公司又特别注重人才培养,给予足够的发展和创造空间,邓冬冬在这个大家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长。

邓冬冬告诉记者,有一次,他参与了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的紧急订单业务,为了加班加点赶制订单,他和同伴连续加班了20多天,产品最终质量很好,取得了不错的反响,在这过程中,大家齐心协力、团结互助,那股对完美执着追求的韧劲深深影响着他。

自那以后,邓冬冬每次接到任务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。从制坯、热处理、磨加工、装配,一个小小的轴承需要经过多道精密的冷、热加工程序才能成型,别看它体积不大,但是作为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,却必不可少……这位“95后”小伙子看着年轻稚嫩,对待工作的态度一点都不含糊。这样寒来暑往、日积月累,如今,他已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骨干了。

“每当自己的产品被夸赞,被送到客户手上,被更多的人肯定,我心里也是美滋滋的。”认真工作、寻求突破、乐享成就,对邓冬冬来说,这正是他期盼很久却又平凡的追梦生活。

“接下来有什么打算?”

“家乡现在变化很大,我想陪他一起成长!”已经返乡一年多的邓冬冬,初回家乡时的那股犹豫已然不见。“以后就留在家乡发展了,现在每个月能拿到6000多元的工资,以后想学好技术自己创业。” 邓冬冬满脸笑意,眼神坚毅。

不仅工作顺利,今年年初,邓冬冬还了却了一桩心事。由于他的家离工厂有一段距离,上下班很不方便,去年以来耒阳市委市政府和经开区大力推行安商行动,专门开通了公交车让大家安心、舒心上班出行。如今,出了公司,走几步就是公交车站点,上下班特别方便,也不需要再花钱打车或自己购买交通工具了,图书馆、健身房等各项娱乐设施的完善让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上享受到了“无缝衔接”,有很多精力和“金力”去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……

“现在每天都能和家人团聚,日子过得虽然简单,但充实温暖,家乡给了我满满的幸福感、安全感、归属感,现在我比任何时候都有底气和信心,在这片沃土继续我的逐梦之旅。”盘算起自己的幸福生活,邓冬冬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
“成功并非只在远方,家乡亦有诗和梦想。”正如邓冬冬所说,这是一片被寄予厚望的热土,埋下的许多梦想种子,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,正陆续开花结果。“希望能有更多的‘同行者’和我一起搭乘耒阳这趟‘快车’,在家乡的发展洪流中绽放青春光彩。”(记者 刘源)

一审:梁斌
二审:陈剑民
三审:谷希成

责编:梁昕
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要闻
综合
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